大明洪兴元年,初秋,榆林城。
这座陕北名城,不仅是北瞰河套,南蔽三秦的军事要津,同样也是连接陕西内地和河套草原,乃至漠南、漠北、漠西的一处商业重镇。在代王移镇榆林和明清达成五年之约后,这座本来因为连年战乱和清军的屠杀而陷入死寂的城市,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生机。来自蒙古部落的皮毛、牲口,来自湖广和东南的茶叶、铁器、丝绸、棉布,来自宁夏花马池(就在榆林镇边上,现在归代王府所有)食盐,都在这里交汇——就在榆林卫城之内!
和之前镇守榆林镇的明朝官员小心翼翼的将互市摆在了榆林城北约10里的镇北台堡垒下不同,如今统治榆林的代王府可胆肥得很,一点不担心长城外面的蒙古伊克昭盟部利用互市的机会劫掠或者夺取榆林城。
实际上在洪兴元年夏季的时候,因为旱灾而面临粮食短缺的代王府就出兵河套,同伊克昭盟部的六个旗(游牧蒙古的旗)打了一仗。已经承平多年的伊昭克盟部哪里是从大同府、吕梁山一路杀出来的代军的对手?一触即溃,六个游牧蒙古的旗全部被代军打破,伊克昭盟的蒙古王公们被迫向代王府称臣纳贡,才捡了条活命。
所以现在入榆林城贸易的蒙古人都老实得很,虽然腰里都别着刀子,肩上还挎着箭囊,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在榆林卫城内拔刀子的。
在榆林城内巡逻的王府亲兵号大同死士,都是在大同和满洲人打了三年,最后死里逃生杀出来的凶神!
成吉思汗那一届信长生天的蒙古人他们也许打不了,现在那些信西藏喇嘛的蒙古人怎么是他们的对手?
虽然榆林城内有凶神一样的明军兵士,但是伊克昭盟部的蒙古老爷们还是愿意派管家带着马匹、牛羊、皮货来交易。原因无它,就是榆林城内的“货”太齐全了。
不仅能买到过去受到严格管制的上等铁料乃至打造好了的冷兵器,甚至还能买到火铳、火药、盔甲这种连大清朝都严格管制不愿意向草原输出的武器装备
当然了,要从榆林搞到这种好东西,伊克昭盟的商人也得拿出他们的好东西——上等的河曲马、蒙古马!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伊克昭盟的商人们会从草原上的其他部落,甚至从瓦剌蒙古那里收购好马,卖给榆林城的奸商。然后再从他们那里购买先进火器,再转卖到喀尔喀蒙古和瓦剌蒙古——其中相当一部分的火器还会被转卖给让朱慈烺都非常忌惮的准格尔部
而这种“铳马贸易”,还会促进榆林当地的军工生产!
许多由秦晋商贾们投资开办的火药厂、火铳厂,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
不过在洪兴元年的秋天,榆林城内的秦晋商人们还没打算大举投资“实业”,他们的兴趣甚至不在能为他们带来厚利的和蒙古人的贸易上。
现在真正让他们感兴趣的生意只有一个,就是高大上的金融。
唔,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高利贷。
代王府已经在榆林城内各处繁华地段贴出了“还债告示”,宣称已经接到圣旨,将率众债主去武汉府面圣并和皇帝商议还债事宜
看着意思,洪兴皇帝准备替他的亲兄弟代王殿下还债啦!
这可真是太好啦!
所以从七月初开始,大明的“好债主”们就纷纷去代王府报名,准备跟着一起去武汉讨债了
向大明皇帝讨债!
当然了,讨不到债也不会白走这一趟。
债主们都备足了从蒙古人那里买来的毛皮和马匹,准备趁着南下要债的机会,狠狠赚上一票了!
“贾掌柜,你也要去武汉府要债?”
西安晋国公府内,正在准备入朝的吴三桂,也见到了一个大债主,就是大清九大皇商之一的贾布斯贾大掌柜。
“怎么能不去要?”贾布斯现在已经换上了汉人服饰,方巾道袍,就是脑门上还是光秃秃的,后脑勺一根小辫子则藏在方巾里面。
这模样要去了武汉当然也不是不能去了。
现在明清达成了五年和睦,当然就允许大清的商人踏足明朝的土地贸易了。
在陕北的榆林城内就能见到隶籍镶绿旗的晋商——多尔衮的镶绿旗入旗办法一出,山西的局势立马就稳了不少。许多没跟去榆林的晋商,都花500石面粉入了旗,挂上个旗人身份,当官容易,做买卖也方便,一举两得啊!
当然了,这500石面粉只是个“入旗费”,后面还得交免役钱——旗人不纳粮,不当差,不户调,但是得服兵役。新的镶绿旗一帮做买卖的山西老坑,让他们上战场也是送死。所以多尔衮干脆让他们交钱免役,一个镶绿旗的旗丁一年交12石面粉(入旗的时候分300亩大同府土地),就能免服兵役了。
镶绿旗招了大约13000旗丁(也就是13000户),一年就是6万石面粉的免役钱落进多尔衮的口袋。
另外,大清朝廷还允许镶绿旗旗丁捐纳为官这又是一笔收入了!
所以这帮“剃头商人”(榆林的秦晋商人给他们起得绰号)在大清国那边,现在混得还是不错的。
但是再怎么不错,也是在大清国那边,到了大明这边,还是“低商一等”的二等三等商人,怎么敢跟着吴三桂去找大明皇帝要账?
“好几十万呢!”贾布斯抽着凉气,压低声音,“里面还有豫亲王的暗股等豫亲王打完蒙古人回来,我要是填不上这窟窿,贾乐市(贾布斯的商行)就没了,说不定连脑袋都得搬家!”
“什么?豫王多铎?”吴三桂愣了又愣——多铎借钱给自己反清,现在还要找大明皇帝要债
“对了,你说多铎去打蒙古人了?”吴三桂突然又把注意力转向了军务。
“是啊!”贾布斯点点头,“带了三万人去对付苏尼特部的腾机斯、腾机特了,喀尔喀蒙古各部多半也会站在苏尼特部一边”
多尔衮和大明议和的同时,就开始布署讨伐喀尔喀蒙古了,而出兵蒙古的主帅就是他那个最能打的兄弟多铎。
“能打胜吗?”吴三桂问。
“豫王信心十足,说是必胜!”贾布斯道,“要不然我也不急着要账了!国公,你可不能不认账啊!你要不认账,我可就死路一条了!”
吴三桂一摆手:“老贾你这话说的,咱俩谁跟谁啊!你放心,只要能从皇上那儿要到钱,一定先清你的账!”
吴三桂还是比较讲信用的,而且贾布斯是帮过他大忙的奸商!他不能忘恩负义,看着人家被多铎砍死吧?
但是他不大确定能不能从朱慈烺那里要到银子?
朱大皇帝不会那么好说话吧?
想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老贾,你也要有所准备万一要不着债,你怎么办?”
贾布斯叹了口气:“要真那样,贾乐市就不要了我就来投国公您了!”
“好!一言为定!”吴三桂豪爽地拍着胸脯,“如果要不着钱,我也不当这个西北王了,去南京当个富贵国公,到时候咱们一起合伙做买卖!”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这座陕北名城,不仅是北瞰河套,南蔽三秦的军事要津,同样也是连接陕西内地和河套草原,乃至漠南、漠北、漠西的一处商业重镇。在代王移镇榆林和明清达成五年之约后,这座本来因为连年战乱和清军的屠杀而陷入死寂的城市,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生机。来自蒙古部落的皮毛、牲口,来自湖广和东南的茶叶、铁器、丝绸、棉布,来自宁夏花马池(就在榆林镇边上,现在归代王府所有)食盐,都在这里交汇——就在榆林卫城之内!
和之前镇守榆林镇的明朝官员小心翼翼的将互市摆在了榆林城北约10里的镇北台堡垒下不同,如今统治榆林的代王府可胆肥得很,一点不担心长城外面的蒙古伊克昭盟部利用互市的机会劫掠或者夺取榆林城。
实际上在洪兴元年夏季的时候,因为旱灾而面临粮食短缺的代王府就出兵河套,同伊克昭盟部的六个旗(游牧蒙古的旗)打了一仗。已经承平多年的伊昭克盟部哪里是从大同府、吕梁山一路杀出来的代军的对手?一触即溃,六个游牧蒙古的旗全部被代军打破,伊克昭盟的蒙古王公们被迫向代王府称臣纳贡,才捡了条活命。
所以现在入榆林城贸易的蒙古人都老实得很,虽然腰里都别着刀子,肩上还挎着箭囊,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在榆林卫城内拔刀子的。
在榆林城内巡逻的王府亲兵号大同死士,都是在大同和满洲人打了三年,最后死里逃生杀出来的凶神!
成吉思汗那一届信长生天的蒙古人他们也许打不了,现在那些信西藏喇嘛的蒙古人怎么是他们的对手?
虽然榆林城内有凶神一样的明军兵士,但是伊克昭盟部的蒙古老爷们还是愿意派管家带着马匹、牛羊、皮货来交易。原因无它,就是榆林城内的“货”太齐全了。
不仅能买到过去受到严格管制的上等铁料乃至打造好了的冷兵器,甚至还能买到火铳、火药、盔甲这种连大清朝都严格管制不愿意向草原输出的武器装备
当然了,要从榆林搞到这种好东西,伊克昭盟的商人也得拿出他们的好东西——上等的河曲马、蒙古马!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伊克昭盟的商人们会从草原上的其他部落,甚至从瓦剌蒙古那里收购好马,卖给榆林城的奸商。然后再从他们那里购买先进火器,再转卖到喀尔喀蒙古和瓦剌蒙古——其中相当一部分的火器还会被转卖给让朱慈烺都非常忌惮的准格尔部
而这种“铳马贸易”,还会促进榆林当地的军工生产!
许多由秦晋商贾们投资开办的火药厂、火铳厂,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
不过在洪兴元年的秋天,榆林城内的秦晋商人们还没打算大举投资“实业”,他们的兴趣甚至不在能为他们带来厚利的和蒙古人的贸易上。
现在真正让他们感兴趣的生意只有一个,就是高大上的金融。
唔,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高利贷。
代王府已经在榆林城内各处繁华地段贴出了“还债告示”,宣称已经接到圣旨,将率众债主去武汉府面圣并和皇帝商议还债事宜
看着意思,洪兴皇帝准备替他的亲兄弟代王殿下还债啦!
这可真是太好啦!
所以从七月初开始,大明的“好债主”们就纷纷去代王府报名,准备跟着一起去武汉讨债了
向大明皇帝讨债!
当然了,讨不到债也不会白走这一趟。
债主们都备足了从蒙古人那里买来的毛皮和马匹,准备趁着南下要债的机会,狠狠赚上一票了!
“贾掌柜,你也要去武汉府要债?”
西安晋国公府内,正在准备入朝的吴三桂,也见到了一个大债主,就是大清九大皇商之一的贾布斯贾大掌柜。
“怎么能不去要?”贾布斯现在已经换上了汉人服饰,方巾道袍,就是脑门上还是光秃秃的,后脑勺一根小辫子则藏在方巾里面。
这模样要去了武汉当然也不是不能去了。
现在明清达成了五年和睦,当然就允许大清的商人踏足明朝的土地贸易了。
在陕北的榆林城内就能见到隶籍镶绿旗的晋商——多尔衮的镶绿旗入旗办法一出,山西的局势立马就稳了不少。许多没跟去榆林的晋商,都花500石面粉入了旗,挂上个旗人身份,当官容易,做买卖也方便,一举两得啊!
当然了,这500石面粉只是个“入旗费”,后面还得交免役钱——旗人不纳粮,不当差,不户调,但是得服兵役。新的镶绿旗一帮做买卖的山西老坑,让他们上战场也是送死。所以多尔衮干脆让他们交钱免役,一个镶绿旗的旗丁一年交12石面粉(入旗的时候分300亩大同府土地),就能免服兵役了。
镶绿旗招了大约13000旗丁(也就是13000户),一年就是6万石面粉的免役钱落进多尔衮的口袋。
另外,大清朝廷还允许镶绿旗旗丁捐纳为官这又是一笔收入了!
所以这帮“剃头商人”(榆林的秦晋商人给他们起得绰号)在大清国那边,现在混得还是不错的。
但是再怎么不错,也是在大清国那边,到了大明这边,还是“低商一等”的二等三等商人,怎么敢跟着吴三桂去找大明皇帝要账?
“好几十万呢!”贾布斯抽着凉气,压低声音,“里面还有豫亲王的暗股等豫亲王打完蒙古人回来,我要是填不上这窟窿,贾乐市(贾布斯的商行)就没了,说不定连脑袋都得搬家!”
“什么?豫王多铎?”吴三桂愣了又愣——多铎借钱给自己反清,现在还要找大明皇帝要债
“对了,你说多铎去打蒙古人了?”吴三桂突然又把注意力转向了军务。
“是啊!”贾布斯点点头,“带了三万人去对付苏尼特部的腾机斯、腾机特了,喀尔喀蒙古各部多半也会站在苏尼特部一边”
多尔衮和大明议和的同时,就开始布署讨伐喀尔喀蒙古了,而出兵蒙古的主帅就是他那个最能打的兄弟多铎。
“能打胜吗?”吴三桂问。
“豫王信心十足,说是必胜!”贾布斯道,“要不然我也不急着要账了!国公,你可不能不认账啊!你要不认账,我可就死路一条了!”
吴三桂一摆手:“老贾你这话说的,咱俩谁跟谁啊!你放心,只要能从皇上那儿要到钱,一定先清你的账!”
吴三桂还是比较讲信用的,而且贾布斯是帮过他大忙的奸商!他不能忘恩负义,看着人家被多铎砍死吧?
但是他不大确定能不能从朱慈烺那里要到银子?
朱大皇帝不会那么好说话吧?
想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老贾,你也要有所准备万一要不着债,你怎么办?”
贾布斯叹了口气:“要真那样,贾乐市就不要了我就来投国公您了!”
“好!一言为定!”吴三桂豪爽地拍着胸脯,“如果要不着钱,我也不当这个西北王了,去南京当个富贵国公,到时候咱们一起合伙做买卖!”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