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六八零年秋,柯尔贝第三次访问明帝国,也很可能是这辈子最后一次。
虽然身体欠佳,但柯尔贝还是坚持亲自前往明帝国考察参观。
他要在死前再看一眼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的发展状况,回去好禀明国王陛下。
路易十四并不想公开承认已经吃掉西班牙本土,占据了半个英格兰和北美的法国仅仅是世界第二。
可在心里,光是路易十四,而且麾下的文臣武将们都明白,法国就是世界第二。
让国王陛下难以启齿的原因很简单,“世界第二”风光无限,只不过与世界第一的差距有点大……
在军事方面,拿海军舰队做对比。
明帝国不算郑芝龙的舰队,便包括八艘四级铁甲舰、十三艘三级铁甲舰、三十二艘二级铁甲舰、四十三艘一级铁甲舰。
法国海军只有一艘三级铁甲舰,也就是明帝国皇帝无偿赠与的那艘,以及包括自制的二十艘在内的三十六艘一级铁甲舰。
也就是说,哪怕不算一级铁甲舰的零头优势,明帝国也比法国海军整整多出了八艘四级铁甲舰、十二艘三级铁甲舰、三十二艘二级铁甲舰。
如果折算成战斗力的话,法国海军的实力仅仅是明帝国海军的三分之一!
就这还得是乐观估计……
柯尔贝这次带着少将图尔维尔前来,就是为了采购并引进三级铁甲舰。
十年里,法国给这个盟友送去了超过两百万矿工。
按照此前向明帝国输送的奴隶矿工数量折算成银币,不算返航时运输充抵的货物部分,至少价值两千万。
路易十四已经与威廉三世商定,双方各出资一亿银币,分为十年贷款,每年各向明帝国支付一千万银币,引进三级铁甲舰的建造技术,包括四艘同级舰。
两亿银币买四艘三级铁甲舰加上相关技术,这是十年前订好的事情。
路易十四还担心明帝国的皇帝会反悔,毕竟较于此前的物价,对买家来说,这算是非常实惠了。
柯尔贝这次带来了三千五百万银币,其中有一千万是采购三级铁甲舰的首付款,其余金额视具体情况而定。
站在六十多岁的柯尔贝身边的图尔维尔还不到四十,显得意气风发,对明帝国海军有嫉妒也有期许。
能够跟随柯尔贝前来,还要感谢已经就任法国海军总司令的德埃斯特雷的推荐。
德埃斯特雷在图尔维尔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模样,柯尔贝也觉得这个年轻人值得好好培养,便请示国王陛下,将其带到了东方世界。
其实舰队进入缅甸以南的安达曼海,便等于进入了明帝国的势力范围。
明帝国在安达曼群岛与尼科巴群岛都建立了海军基地,此前荷兰也同意明帝国在其控制的锡兰岛设立海军基地。
柯尔贝怀疑荷兰将与明帝国建立更加亲密的同盟关系,但苦于找不到相关证据。
在担任财务大臣同时兼任海军事务大臣之后,柯尔贝一直努力发展法国的造船工业。
尤其是从明帝国引进一级铁甲舰的相关技术后,寄希望于凭借法国自身的技术实力,能够借此机会主推造船工业蓬勃发展。
到一六七五年,法国造船厂算是彻底消化了一级铁甲舰的建造技术,并自行研发出两千六百吨级的铁甲舰。
战斗力介于一级铁甲舰与二级铁甲舰之间,属于积累产品,但毕竟也算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路易十四对此十分高兴,并将该级铁甲舰命名为“查理曼大帝”级。
此前从明帝国引进的铁甲舰为“高卢”级,授权建造的同级舰为“法兰西”级。
“查理曼大帝”级对法国军事工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路易十四批准建造十艘同级舰。
同时下令研发四千吨级铁甲舰,按照吨位与战斗力折算,相当于明帝国的三级铁甲舰。
柯尔贝从造船工程师的口中得知,从研发到下水,光是试验舰恐怕就需要七八年时间。
正式批量建造的话,应该在一六九零年是比较稳妥的……
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前提下!
模板是现成的,就是那艘获赠的三级铁甲舰。
但由于没有设计图,工程师们又无法拆解这艘战舰,所以仿制的难度就非常之大了。
在权衡了一番利弊得失,主要是看自己兜里的钱够不够多之后。
路易十四终于同意了柯尔贝提出的引进技术的请求,用十年时间造一艘试验舰。
省钱是省钱,但能否满足批量建造的要求,那就存疑了。
对法国来说,一亿银币的开价不算低,可分期付款的话,也能承受得起。
如果能得到两艘成品,那这笔钱就花得物超所值了。
与路易十四抱有同样想法还有荷兰执事威廉三世!
为了巩固全球第二海上贸易地位,荷兰必须持续增强海军实力。
尽管盟友法国的国力是全球第二,但荷兰贸易总额与海军实力均为全球第二。
荷兰舰队的规模与法国相差无几,差别在于官兵素质明显高于法国海军。
法国海军的优势就在于骁勇善战的陆战队,纯海战还不是荷兰舰队的对手。
前荷兰海军总司令特罗姆普与昊菁皇帝的老朋友普特曼斯先后故去。
年过七十的名将鲁伊特又不便远行,这次访问明帝国的任务便落到了年近六十的范德扎恩的肩上。
他只负责战舰性能方面的事情,具体谈判工作则由小普特曼斯来完成。
为了示好明帝国,此前威廉三世已经同意盟友在锡兰建立海军基地。
作为代价,双方同意在一六八零年签署一份协议,内容是用四艘三级铁甲舰交换锡兰岛(斯里兰卡)。
在协议执行之后,荷兰仍旧可以保留在南亚次大陆的属地,明帝国不会予以干预。
小普特曼斯也向威廉三世表示,明帝国似乎对这片拥有了牛粪、咖喱、恒河水且土邦林立的地方兴趣不大……
根据双方的君子协议,鲁伊特会帮范德扎恩再带两年海军,等后者返回本土之后,便可就任海军总司令。
前者也希望范德扎恩可以在明帝国好好看一看,尤其是观察其海军的发展状况,以此为背景来制定未来二十年荷兰海军的发展计划。
等见到了昊菁皇帝,范德扎恩与小普特曼斯得到了三个关于三级铁甲舰的解决方案。ltspanstylegt谷lt/spanstylegt
其一,还是原来谈好的模式,用锡兰岛换取四艘铁甲舰,都是今年刚下水不久的新舰。
其二,荷方在锡兰的基础上追加五千万银币,以获得三级铁甲舰的建造技术。
其三,追加一亿银币,包括五艘三级铁甲舰以及转让相关建造技术。
第二套方案与第三套方案的区别就在于,花五千万银币买一艘三级铁甲舰是否值得。
范德扎恩当然希望吨位大的铁甲舰越多越好,但也要考虑到己方的财务承受能力。
三级铁甲舰标价五千万银币贵么?
当然不贵!
不是明帝国的盟友,你还买不到呢!
用昊菁皇帝的话说,一级铁甲舰等同于眼下的利益,三级铁甲舰等同于二十年后的利益。
既要脚踏实地,又想深谋远虑,那就得多花钱了……
“陛下,法荷能同意?”
首辅方以智在法国待了许久,但还是摸不透路易十四的脉路。
“他们同意,咱们便可赚一笔。反之,咱们可以继续巩固海权!”
昊菁皇帝倒是看得开,作为世界霸主,就是要超凡脱俗,不要用过世俗的眼光来看问题。
“臣觉得二十年之内,法荷两国都难以造出三级铁甲舰!”
方以智在欧洲期间,是参观过两国的造船厂的,对其军事工业实力有一定的了解。
“只有看到自身与我大明的差距,那两个大户才会舍得砸钱买船嘛!看不到的话,说明其要么近视,要么是瞎子!”
保证自己的洋海权益,就可以确保海上运输线的安全,每一艘商船就等于一座可以移动的海上小金库。
现在连奥斯曼帝国都对造船无比痴迷,由此可见海上贸易对本国税收的重要性了。
将自己的土特产运到对方的市场,从中赚取远高于本土价格的利润,这就是海上贸易的本质。
明白这个本质之后,谁能抵挡住这种诱惑呢???
更别提还有万里运输黑叔叔这种无本万利的事情了……
在两年之后,天津造船厂将有八艘俾斯麦与八艘定远下水。
尽管有一半要交付郑芝龙,但也能让大明海军的主力舰战斗力翻倍。
光是四艘俾斯麦与十二艘定远,就能横扫整个法国海军了。
南方的南都造船厂还在建造一级铁甲舰,不过是用来出口和装备海防部队,后者是用来巡逻的。
在昊菁皇帝的海军发展计划里,水面舰艇部队将逐步淘汰一级铁甲舰,吨位最低的也是二级铁甲舰。
三级铁甲舰,也就是吉野,才能达到远洋作战的标准。
力争在一七零零年之前,建成一支由四艘布吕歇尔、十二俾斯麦、二十艘定远组成的主力舰队。
吉野的数量倒是没有明显增加,因为昊菁皇帝认为届时三级铁甲舰就是烂大街的产品了,没必要过于重视和砸钱了。
大明现在岁入两亿五千万银币,太仓余额却没到一亿银币。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造船厂里正在培育的那些吞金巨兽。
第八批次造船计划(1676-1682),同时开工的俾斯麦高达八艘。
在采用了合金装甲与后膛炮之后,单艘造价达到一千万银币。
能够同时开工就是因为可以分期付款,否则加上一起建造的八艘定远,连大明帝国也吃不消这种规模的玩法。
昊菁皇帝就指望外销吉野能够回本了,用三级铁甲舰给五级铁甲舰买单,这貌似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根据薄珏的计算,建造满载排水量超过一万七千吨的布吕歇尔试验舰的成本,将会达到一千八百万银币。
以至于昊菁皇帝已经让揭暄联系新印加帝国的皇帝波洛,用海军服役多年一级铁甲舰来换购大量的精铜。
精铜就是钱,把智利铜矿的年开采量增加到十万吨,造一堆五级铁甲舰的钱就算是有了。
按照银币与吨位的建造标准来预估,一艘“国王”级战列舰的造价就接近三千五百万银币了。
往后采购哪怕为海军一艘战列舰,户部都要精打细算才行,跟现在法荷采购吉野别无二致。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在八年后,七级铁甲舰“国王”就将开工建造。
一六九五年,天津造船厂会着手建造四艘七级铁甲舰。
没一起建造八艘的原因就是成本太高,实在是有点同时造不起那么多。
按照每年岁入增加五百万银币计算,预计届时大明的岁入可达三亿三千万。
每年拿出岁入的六分之一,也就是五千五百万银币给海军买船,理论上是可行的。
“陛下,法国在北美侵占了我们不少土地……”
对于此事,方以智已经看过不少奏疏了,但都被皇帝压了下来,连签批都没有。
“朕倒是希望他们把我们的地盘都占了!届时王师出兵就有充足的借口了!”
昊菁皇帝不是不知道此事,但就是装作不知道。
“如若那般,只恐与法国的关系会一落千丈!”
方以智不知道皇帝会如何处理两国关系,但还是觉得需要事先提醒一番。
“法国与我大明从来都是竞争关系,只不过双方在英国、西班牙等蛋糕上的目标相近,这才结盟。朕也是有底线的,不会容忍法国一直多吃多占。等路易十四死了,他儿子再想这么玩,就肯定不行了!”
路易十四肯定知道孔代在北美的所作所为,但就是默许了这种损害盟友利益的举动。
故而昊菁皇帝也就当没看见,等时机成熟,再一巴掌把对方吃下去的都给打吐出来。
“朕虽然比路易十四的岁数大,但也比他活得时间长得多。他的子孙后代若是不出个能人的话,法国的败亡就指日可待了。别看现在法国国力还在不断攀升,但与大明的差距,尤其是在人口、资源、技术等方面,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从人口上对比,大明是法国的十倍。从岁入上对比,大明是法国的五六倍左右。从军力上对比,王师陆海空三军的战斗力都远远超过法军各军种。更何况我们在中东的盟友奥斯曼帝国,并不满足于现状,还在不停地向欧洲腹地挺进,之前朕卖给奥斯曼一堆武器,就是提醒法国,哪怕大明王师不亲自出手,也能让半个欧洲变得鸡犬不宁!”
虽然身体欠佳,但柯尔贝还是坚持亲自前往明帝国考察参观。
他要在死前再看一眼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的发展状况,回去好禀明国王陛下。
路易十四并不想公开承认已经吃掉西班牙本土,占据了半个英格兰和北美的法国仅仅是世界第二。
可在心里,光是路易十四,而且麾下的文臣武将们都明白,法国就是世界第二。
让国王陛下难以启齿的原因很简单,“世界第二”风光无限,只不过与世界第一的差距有点大……
在军事方面,拿海军舰队做对比。
明帝国不算郑芝龙的舰队,便包括八艘四级铁甲舰、十三艘三级铁甲舰、三十二艘二级铁甲舰、四十三艘一级铁甲舰。
法国海军只有一艘三级铁甲舰,也就是明帝国皇帝无偿赠与的那艘,以及包括自制的二十艘在内的三十六艘一级铁甲舰。
也就是说,哪怕不算一级铁甲舰的零头优势,明帝国也比法国海军整整多出了八艘四级铁甲舰、十二艘三级铁甲舰、三十二艘二级铁甲舰。
如果折算成战斗力的话,法国海军的实力仅仅是明帝国海军的三分之一!
就这还得是乐观估计……
柯尔贝这次带着少将图尔维尔前来,就是为了采购并引进三级铁甲舰。
十年里,法国给这个盟友送去了超过两百万矿工。
按照此前向明帝国输送的奴隶矿工数量折算成银币,不算返航时运输充抵的货物部分,至少价值两千万。
路易十四已经与威廉三世商定,双方各出资一亿银币,分为十年贷款,每年各向明帝国支付一千万银币,引进三级铁甲舰的建造技术,包括四艘同级舰。
两亿银币买四艘三级铁甲舰加上相关技术,这是十年前订好的事情。
路易十四还担心明帝国的皇帝会反悔,毕竟较于此前的物价,对买家来说,这算是非常实惠了。
柯尔贝这次带来了三千五百万银币,其中有一千万是采购三级铁甲舰的首付款,其余金额视具体情况而定。
站在六十多岁的柯尔贝身边的图尔维尔还不到四十,显得意气风发,对明帝国海军有嫉妒也有期许。
能够跟随柯尔贝前来,还要感谢已经就任法国海军总司令的德埃斯特雷的推荐。
德埃斯特雷在图尔维尔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模样,柯尔贝也觉得这个年轻人值得好好培养,便请示国王陛下,将其带到了东方世界。
其实舰队进入缅甸以南的安达曼海,便等于进入了明帝国的势力范围。
明帝国在安达曼群岛与尼科巴群岛都建立了海军基地,此前荷兰也同意明帝国在其控制的锡兰岛设立海军基地。
柯尔贝怀疑荷兰将与明帝国建立更加亲密的同盟关系,但苦于找不到相关证据。
在担任财务大臣同时兼任海军事务大臣之后,柯尔贝一直努力发展法国的造船工业。
尤其是从明帝国引进一级铁甲舰的相关技术后,寄希望于凭借法国自身的技术实力,能够借此机会主推造船工业蓬勃发展。
到一六七五年,法国造船厂算是彻底消化了一级铁甲舰的建造技术,并自行研发出两千六百吨级的铁甲舰。
战斗力介于一级铁甲舰与二级铁甲舰之间,属于积累产品,但毕竟也算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路易十四对此十分高兴,并将该级铁甲舰命名为“查理曼大帝”级。
此前从明帝国引进的铁甲舰为“高卢”级,授权建造的同级舰为“法兰西”级。
“查理曼大帝”级对法国军事工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路易十四批准建造十艘同级舰。
同时下令研发四千吨级铁甲舰,按照吨位与战斗力折算,相当于明帝国的三级铁甲舰。
柯尔贝从造船工程师的口中得知,从研发到下水,光是试验舰恐怕就需要七八年时间。
正式批量建造的话,应该在一六九零年是比较稳妥的……
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前提下!
模板是现成的,就是那艘获赠的三级铁甲舰。
但由于没有设计图,工程师们又无法拆解这艘战舰,所以仿制的难度就非常之大了。
在权衡了一番利弊得失,主要是看自己兜里的钱够不够多之后。
路易十四终于同意了柯尔贝提出的引进技术的请求,用十年时间造一艘试验舰。
省钱是省钱,但能否满足批量建造的要求,那就存疑了。
对法国来说,一亿银币的开价不算低,可分期付款的话,也能承受得起。
如果能得到两艘成品,那这笔钱就花得物超所值了。
与路易十四抱有同样想法还有荷兰执事威廉三世!
为了巩固全球第二海上贸易地位,荷兰必须持续增强海军实力。
尽管盟友法国的国力是全球第二,但荷兰贸易总额与海军实力均为全球第二。
荷兰舰队的规模与法国相差无几,差别在于官兵素质明显高于法国海军。
法国海军的优势就在于骁勇善战的陆战队,纯海战还不是荷兰舰队的对手。
前荷兰海军总司令特罗姆普与昊菁皇帝的老朋友普特曼斯先后故去。
年过七十的名将鲁伊特又不便远行,这次访问明帝国的任务便落到了年近六十的范德扎恩的肩上。
他只负责战舰性能方面的事情,具体谈判工作则由小普特曼斯来完成。
为了示好明帝国,此前威廉三世已经同意盟友在锡兰建立海军基地。
作为代价,双方同意在一六八零年签署一份协议,内容是用四艘三级铁甲舰交换锡兰岛(斯里兰卡)。
在协议执行之后,荷兰仍旧可以保留在南亚次大陆的属地,明帝国不会予以干预。
小普特曼斯也向威廉三世表示,明帝国似乎对这片拥有了牛粪、咖喱、恒河水且土邦林立的地方兴趣不大……
根据双方的君子协议,鲁伊特会帮范德扎恩再带两年海军,等后者返回本土之后,便可就任海军总司令。
前者也希望范德扎恩可以在明帝国好好看一看,尤其是观察其海军的发展状况,以此为背景来制定未来二十年荷兰海军的发展计划。
等见到了昊菁皇帝,范德扎恩与小普特曼斯得到了三个关于三级铁甲舰的解决方案。ltspanstylegt谷lt/spanstylegt
其一,还是原来谈好的模式,用锡兰岛换取四艘铁甲舰,都是今年刚下水不久的新舰。
其二,荷方在锡兰的基础上追加五千万银币,以获得三级铁甲舰的建造技术。
其三,追加一亿银币,包括五艘三级铁甲舰以及转让相关建造技术。
第二套方案与第三套方案的区别就在于,花五千万银币买一艘三级铁甲舰是否值得。
范德扎恩当然希望吨位大的铁甲舰越多越好,但也要考虑到己方的财务承受能力。
三级铁甲舰标价五千万银币贵么?
当然不贵!
不是明帝国的盟友,你还买不到呢!
用昊菁皇帝的话说,一级铁甲舰等同于眼下的利益,三级铁甲舰等同于二十年后的利益。
既要脚踏实地,又想深谋远虑,那就得多花钱了……
“陛下,法荷能同意?”
首辅方以智在法国待了许久,但还是摸不透路易十四的脉路。
“他们同意,咱们便可赚一笔。反之,咱们可以继续巩固海权!”
昊菁皇帝倒是看得开,作为世界霸主,就是要超凡脱俗,不要用过世俗的眼光来看问题。
“臣觉得二十年之内,法荷两国都难以造出三级铁甲舰!”
方以智在欧洲期间,是参观过两国的造船厂的,对其军事工业实力有一定的了解。
“只有看到自身与我大明的差距,那两个大户才会舍得砸钱买船嘛!看不到的话,说明其要么近视,要么是瞎子!”
保证自己的洋海权益,就可以确保海上运输线的安全,每一艘商船就等于一座可以移动的海上小金库。
现在连奥斯曼帝国都对造船无比痴迷,由此可见海上贸易对本国税收的重要性了。
将自己的土特产运到对方的市场,从中赚取远高于本土价格的利润,这就是海上贸易的本质。
明白这个本质之后,谁能抵挡住这种诱惑呢???
更别提还有万里运输黑叔叔这种无本万利的事情了……
在两年之后,天津造船厂将有八艘俾斯麦与八艘定远下水。
尽管有一半要交付郑芝龙,但也能让大明海军的主力舰战斗力翻倍。
光是四艘俾斯麦与十二艘定远,就能横扫整个法国海军了。
南方的南都造船厂还在建造一级铁甲舰,不过是用来出口和装备海防部队,后者是用来巡逻的。
在昊菁皇帝的海军发展计划里,水面舰艇部队将逐步淘汰一级铁甲舰,吨位最低的也是二级铁甲舰。
三级铁甲舰,也就是吉野,才能达到远洋作战的标准。
力争在一七零零年之前,建成一支由四艘布吕歇尔、十二俾斯麦、二十艘定远组成的主力舰队。
吉野的数量倒是没有明显增加,因为昊菁皇帝认为届时三级铁甲舰就是烂大街的产品了,没必要过于重视和砸钱了。
大明现在岁入两亿五千万银币,太仓余额却没到一亿银币。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造船厂里正在培育的那些吞金巨兽。
第八批次造船计划(1676-1682),同时开工的俾斯麦高达八艘。
在采用了合金装甲与后膛炮之后,单艘造价达到一千万银币。
能够同时开工就是因为可以分期付款,否则加上一起建造的八艘定远,连大明帝国也吃不消这种规模的玩法。
昊菁皇帝就指望外销吉野能够回本了,用三级铁甲舰给五级铁甲舰买单,这貌似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根据薄珏的计算,建造满载排水量超过一万七千吨的布吕歇尔试验舰的成本,将会达到一千八百万银币。
以至于昊菁皇帝已经让揭暄联系新印加帝国的皇帝波洛,用海军服役多年一级铁甲舰来换购大量的精铜。
精铜就是钱,把智利铜矿的年开采量增加到十万吨,造一堆五级铁甲舰的钱就算是有了。
按照银币与吨位的建造标准来预估,一艘“国王”级战列舰的造价就接近三千五百万银币了。
往后采购哪怕为海军一艘战列舰,户部都要精打细算才行,跟现在法荷采购吉野别无二致。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在八年后,七级铁甲舰“国王”就将开工建造。
一六九五年,天津造船厂会着手建造四艘七级铁甲舰。
没一起建造八艘的原因就是成本太高,实在是有点同时造不起那么多。
按照每年岁入增加五百万银币计算,预计届时大明的岁入可达三亿三千万。
每年拿出岁入的六分之一,也就是五千五百万银币给海军买船,理论上是可行的。
“陛下,法国在北美侵占了我们不少土地……”
对于此事,方以智已经看过不少奏疏了,但都被皇帝压了下来,连签批都没有。
“朕倒是希望他们把我们的地盘都占了!届时王师出兵就有充足的借口了!”
昊菁皇帝不是不知道此事,但就是装作不知道。
“如若那般,只恐与法国的关系会一落千丈!”
方以智不知道皇帝会如何处理两国关系,但还是觉得需要事先提醒一番。
“法国与我大明从来都是竞争关系,只不过双方在英国、西班牙等蛋糕上的目标相近,这才结盟。朕也是有底线的,不会容忍法国一直多吃多占。等路易十四死了,他儿子再想这么玩,就肯定不行了!”
路易十四肯定知道孔代在北美的所作所为,但就是默许了这种损害盟友利益的举动。
故而昊菁皇帝也就当没看见,等时机成熟,再一巴掌把对方吃下去的都给打吐出来。
“朕虽然比路易十四的岁数大,但也比他活得时间长得多。他的子孙后代若是不出个能人的话,法国的败亡就指日可待了。别看现在法国国力还在不断攀升,但与大明的差距,尤其是在人口、资源、技术等方面,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从人口上对比,大明是法国的十倍。从岁入上对比,大明是法国的五六倍左右。从军力上对比,王师陆海空三军的战斗力都远远超过法军各军种。更何况我们在中东的盟友奥斯曼帝国,并不满足于现状,还在不停地向欧洲腹地挺进,之前朕卖给奥斯曼一堆武器,就是提醒法国,哪怕大明王师不亲自出手,也能让半个欧洲变得鸡犬不宁!”